
孙玉信:我临床最常用的10首经方(纯干货,建议收藏)1、补中益气汤出处:补中益气汤出自金代医家李东垣的《脾胃论》,是中医经典方剂之一。组成:黄芪、炙甘草、人参(或党参)、当归、橘皮、升麻、柴胡、白术。方证:用于脾胃气虚、气虚下陷和气虚发热。2、血府逐瘀汤出处:血府逐瘀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在《医林改错》中记载的经典方剂。组成:桃仁、红花、当归、生地黄、川芎、赤芍、牛膝、柴胡、枳壳、桔梗、甘草。方证:用于气滞血瘀证引发的胸胁疼痛、头痛、心悸失眠等症状。3、黄连温胆汤出处:黄连温胆汤出自清代陆廷珍所著《六因条辨》卷上。组成:半夏、竹茹、枳实、陈皮、甘草、茯苓、生姜、大枣。方证:用于痰热、伤暑汗出、腹胀、胃疼、恶心呕吐、舌黄腻等症状。4、小柴胡汤出处:出自《伤寒论》。组成:柴胡、黄芩、人参、半夏、甘草、生姜、大枣。方证:用于流行性感冒、疟疾、慢性肝炎、急慢性胆囊炎、胆结石、胸膜炎、中耳炎、产褥热、急性乳腺炎、睾丸炎、胃溃疡等属邪踞少阳,胆胃不和者。5、半夏泻心汤出处:出自《伤寒论》。组成:半夏、黄芩、干姜、人参、炙甘草、黄连、大枣。方证:用于寒热错杂、中焦气机不畅所致的痞满、呕吐、肠鸣下利等。6、葛根汤出处:出自《伤寒论》。组成:葛根、麻黄、桂枝、生姜、甘草、芍药、大枣方证:用于外感病邪在半表半里(少阳证)导致的寒热往来、胸胁苦满、食欲不振、心烦喜呕等。7、柴胡龙骨牡蛎汤出处:出自《伤寒论》。组成:柴胡、黄芩、半夏、龙骨、牡蛎、铅丹、人参、桂枝、茯苓、大黄、生姜、大枣。方证:用于少阳病兼痰热内扰、心神不宁之症。8、香砂六君子汤出处:源自《古今名医方论》。组成: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、半夏、陈皮、木香、砂仁。方证:用于脾虚气滞所致的脘腹胀满、消化不良等症。9、理中汤出处:出自清代医书《种痘新书》卷四。组成:人参、干姜、白术、炙甘草。方证:用于腹痛、泄泻、呕吐、四肢不温等。10、升阳益胃汤出处:出自《内外伤辨惑论》。组成:黄芪、半夏、人参、炙甘草、独活、防风、白芍药、羌活、陈皮、茯苓、柴胡、泽泻、白术、黄连。方证:用于脾胃虚弱、怠惰嗜卧、口苦舌干、心不思食、食不知味、大便不调、小便频数等。提示:仅供学习交流,不作诊疗建议,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!#健康##中医##科普##脾胃##经方#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顶益所配资-股票配资平台哪个可靠-实盘配资门户-股票配资开户会员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