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国群雄中,关羽的傲骨如他手中青龙偃月刀,锋芒毕露,睥睨群雄。他听闻马超归降便勃然作色,甚至要“入川与之比试”;黄忠受封后将军,他竟怒斥“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”。这般桀骜不驯,为何独独对常山赵子龙,始终不曾显露半分轻视?
关羽的倨傲,根源在于他内心根深蒂固的“英雄观”——出身、功绩、武勇,样样皆须入他法眼。
马超虽出身西凉名门,雄姿英发,却因家族在关中的反复与归顺刘备后的沉寂,被关羽视为“虚名浮华”;黄忠老而封将,纵使定军山刀劈夏侯渊立下奇功,在关羽看来,亦难掩其“老兵”身份,天然便矮了一截。
而赵云,却在关羽苛刻的审视中稳稳立住了自己的位置。
子龙出身寒微,与关羽早年流落江湖的经历如出一辙,这令关羽天然生出一份亲近。更关键的是,赵云一身武艺当世罕匹,长坂坡怀抱阿斗浴血杀出重围,汉水畔单骑冲阵震慑曹军,这份真刀真枪的勇烈,深深赢得了关羽的敬重——英雄最懂英雄,刀锋之下,关羽眼中容不得半分虚假。
展开剩余57%赵云那沉静如水的谦逊,更与关羽心中对“义”的执念深深契合。
他不争功名,刘备欲大赏益州田宅,他一句“霍去病言‘匈奴未灭,何以家为’”便婉拒厚赐;他不结朋党,恪守本分,甘为军中磐石。关羽一生最重“忠义”二字,赵云的磊落坦荡,恰如一面明镜,照出了他心中真正士人的风骨。
正史虽未明载二人促膝长谈,但战场无声的默契早已胜却万语千言。
当关羽傲然北镇荆州之时,赵云始终是蜀汉核心腹地最值得托付的柱石。刘备入川,赵云留守荆州;汉中鏖战,赵云翊卫成都。这份刘备集团内部不可替代的倚重,本身便是对赵云能力与忠诚的最高背书。关羽纵是孤高,岂能无视兄长如此信任之人?
关羽在赵云面前收起那身刺人的锋芒,绝非偶然。那是乱世烟尘里,两股同样纯粹刚烈的英雄气脉在无言中达成的高度相契——子龙以他的出身、武勇、谦德与忠诚,在关羽心中刻下了一个真正值得平视的名字。
英雄相惜,未必需要歃血为盟。有时,仅仅是战场上无声的并肩与品格的辉映,便足以让孤高的头颅,为另一个同样纯粹的灵魂,微微低下——那低下的一刻,不是折损,恰是英雄胸襟最真实的刻度。
发布于:湖北省顶益所配资-股票配资平台哪个可靠-实盘配资门户-股票配资开户会员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